桃源拉芙蘭 步道
詳細介紹
環繞Lavulang/拉芙蘭部落一周,了解布農族遷徙到這裡的故事,家戶的功能與住區域和形式的變化,還有隨之改變的農作物,以及豐收的績效酬庸制度之後。有興趣在不會太累的情況下,親自體驗這些故事的現場嗎?
從典雅歐風的教堂-拉芙蘭教會(四季)右側農路直行,就是拉芙蘭步道。選擇登山的朋友,在這裡換搭當地接駁車,順著這條路可以到鐵本山、烏夫冬山,轉往小關山、大關山到拉庫斯溪。也是往舊部落的入口通道。
喜歡健走的朋友,則可選擇以步行方式,從這裡一路攀升,沿途可以遇見青梅、紅肉李、野生山茶、咖啡、高山茶、生薑、短期蔬菜等不同類型的農場。
怎麼去?玩什麼?看什麼?
拉芙蘭步道位在南橫公路往台東方向右側,105公里標示牌之前右邊巷子入口處。從桃源區公所一路沿著南橫前行約12.2公里。(路線參見https://goo.gl/maps/dVaxzJjnfZXytUCW7 )。這裡有高雄客運停靠,起站是甲仙,終點在梅山口。一天只有一班車(參見 http://www.kbus.com.tw/bus_info.asp?id=149 )。
進入步道前,可以先添購必要物品,包含食宿等。主要的餐飲、住宿與購物商店有南橫飲食店、美蘭餐飲店、拉芙蘭驛站、雙利便利商店、梅蘭山莊、梅園購物商場、達妮芙民宿。
大家可依照當地作物收成季節,安排行程。我們建議三個最常見的作物採收季節,提升大家與布農族傳統文化接觸的機會。第一是梅花與梅子採收季節(1月制4月),第二是金煌芒果採收季節(7月至8月),第三是愛玉採收季節(9月至11月)。
梅子節,順著拉芙蘭步道上去,可以看到布農族傳統換工以及採收梅子的方式。一起打梅子、做脆梅,給自己運動後的犒賞,體驗換工的滋味。若是在採收結束時參加殺豬,那就添加了正是犒賞的體驗,同吃一鍋菜,盡釋採收過程不愉快的前嫌。
這一路上,也可以因為漫步,而看到這個屬於中新世的廬山層與始新世的西村層、新高層地質。說不定有機會從石礫中發現拉芙蘭的石器歷史遺跡。(參見 http://digimuse.nmns.edu.tw/Demo_2011/NewModule.aspx?ObjectId=0b00000181ed5af5&ParentID=0b00000181ed25e0&Type=&Part=&Domain=ha&Field=a0 )
想更了解與體驗布農族的歷史與生活嗎?趕快來預訂你的位子。
地點:高雄市桃源區拉芙蘭里
時間:
停留時間:至少1.5小時
上限:15人
費用:
電話: 0905 817 100 / 07 686 6089
導覽員簡介:莎菲.梅子 / 吳清吉
桃源區公所、拉芙蘭社區發展協會、莎菲.梅子、吳清吉、實踐大學協力製作
交通地圖
